暂无数据
广西平南县社:“双管齐下”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2024-10-23 17:40:25
39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加强对资金、资产、财务的科学管理,实现资产强社、监管稳社、发展兴社,在以“项目为王”推进工作、升级盘活基层社改造以及社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有效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推进综合改革和提升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盘活资产谋发展

平南县社以“项目为王”推进工作,精准定位项目需求,深入调研市场和农民需求,以服务“三农”为核心,通过深化“投资为纲、项目为王”的理念,积极赴外开展招商引资,确定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项目。针对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县社借助市、县招商平台,积极参与招商活动。2021年在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上签约平南县土产公司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暨江滨尚城商住楼项目,项目建成后一楼产权将由合作方无偿交付平南县土产公司,并由合作方返租15年用于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使用,可安排超200人就业,助力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县社对社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资产底数,掌握资产状况,同时,对闲置资产进行分类评估,为升级盘活改造提供依据。丹竹供销合作社“豆豉塘旧旅社”,通过公开招租引进医院项目,租期18年,建成后将增加固定资产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

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平南县社制定科学合理的升级盘活改造方案。注重发挥资产的优势和潜力,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新供销合作社旧办公楼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023年2月,通过社会公开招租,将旧供销合作社大楼升级改造为平南县大新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可安排130人就业。

县社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通过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资产的升级盘活改造,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提高了资产的运营管理水平。官成供销合作社综合加工厂位于平南县官成镇官成街,建筑面积4155平方米,建筑物年久失修。经县社研究讨论,将官成供销合作社综合加工厂整体公开招租,承租方把原来综合加工厂的建筑物全部拆除,建设成一所幼儿园。

规范管理利长远

制定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登记、使用、处置等程序和要求,规范资产管理。为了确保供销合作社系统资金风险“控得住”,平南县社建章立制,完善了《平南县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平南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直属企业)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平南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票据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实现了资金资产管理的制度化、数字化、信息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确保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经得起巡查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科学规范。

建立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对社有资产的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对每个项目资金加强监管,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规范程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对实施的项目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结束后,对项目实施内容、功能、效率、效益等方面开展全面综合的自评工作。涉及项目资金审批方面的工作,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严格落实各项资金的申拨、使用审批手续,每个项目安排人员负责监管,层层把关,层层担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范财务风险,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加强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平南供销发展行稳致远。

此外,平南县社积极探索资产运营的新模式和新途径,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等方式,提高资产的运营收益。加强对资产运营收益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收益用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服务“三农”工作。 
                                                                                                                                                                               摘自:中华合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