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
共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大石山区资源禀赋,推动 “十四五”特色产业规划落实见效,加快现代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快优化产业布局。该县持续做大做强七百弄鸡、肉羊、生猪3个主导产业,巩固提升肉牛、杂粮杂豆2个重点产业,统筹推进淡水渔业、鸽子、中蜂、旱藕、特色水果、糖料蔗、甜玉米、中草药、食用菌等N个其他辅助产业,形成了“3+2+N”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集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种养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累计建成养殖场491个,已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275个,其中田园综合体2个、产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8个,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52个,村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207个;在建田园综合体2个、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2个。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该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下达中央衔接资金31072万元,用于产业方面的资金为21038.6万元(含第二批中央资金),占比为67.71%;下达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共7563万元,用于产业项目的资金为3782.34万元,产业占比50.01 %。
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该县在守住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5月,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43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41.34吨,完成上半年任务54吨的261.1%。上半年,全县共出栏家禽116.51万羽、肉羊10.5万只、生猪19.5万头、肉牛1.4万头;完成蔬菜(食用菌)产量3.676万吨、水果产量0.628万吨、蚕桑产量469.58吨、淡水渔产量9728吨。